案例成果

周冉:長城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

發布時間:2020-08-03 點擊:115

2019年8月,習近平總書記在視察嘉峪關時強調:“當今世界,人們提起中國,就會想起萬里長城;提起中華文明,也會想起萬里長城”。

長城在國際上享有盛譽,是典型的線性文化遺產,在我國各歷史時期分布廣泛,涉及北京、天津、河北共15 個?。▍^、市)的404 個縣(市、區),遺存總計43000余處。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不僅有利于傳承弘揚長城精神,更是展示國家形象,彰顯中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載體。

時代更迭中鑄就的一條長城文化帶

1、綿延千年的軍事防線

長城是我國古代一項極為雄偉的防御建筑工程,戰國時期,諸國就在北部邊境修筑長城,以防御東胡和匈奴的侵擾,秦始皇時期修筑西起臨洮、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,至明代,更是需要依賴長城防線,修筑九邊重鎮。長城,古今綿延2000多年,縱橫交錯,綿延起伏,構建了完整齊備的古代軍事防御體系,是中華民族捍衛和平的標志。從山海關到居庸關,再到嘉峪關,無不見證著刀光劍影的歷史歲月;長城自身的分布格局,關隘交通,城墻、堡寨和敵臺等建筑遺存以及歷史上長城沿線的軍隊布防、重要戰事、人員往來等都在見證著歲月變遷,長城是戰爭的產物,卻也一直默默守護著和平。

2、多元融合共生的文化帶

長城地處我國傳統的農耕文化與游牧文化交錯帶,這里發生的經濟往來、南北民族交融內化為長城文化的一部分,與此同時,長城也見證了絲綢之路的興衰,比如,明嘉峪關,它不僅是軍事防御重地,也是一處東西方貿易的關口,為絲綢之路經濟發展、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貢獻。千百年來,經濟文化的交流融合使民族分布的界線逐漸淡漠,長城也逐漸淡化了軍事防御設施的功能,在歷史演進過程中形成一條融合軍事防御文化、邊塞烽煙文化、草原游牧文化和農耕文化等多元融合的長城文化帶。

 

長城與長城國家文化公園

長城是歷史的,也是當代的,又是未來的。如今,長城已然成為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,也是中國開放包容、與世界和平共處的時代精神的象征,而我們也要根植于新時代,不斷充實長城新內容和新特色。與時代精神相符合,與現代生活相融合,挖掘長城文化內涵,講好長城故事,探索新型發展模式,為城市發展和豐富居民生活發揮作用,切實惠及沿線群眾的生活富裕。

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,包含社會、文化、經濟、生態文明等全方面建設。以長城文化為引領,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口,適度發展沿線特色生態產業,統籌沿線經濟、城鄉、環境等高質量發展,通過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,實現保護傳承利用、文化教育、科學研究、公共服務、旅游觀光、休閑娛樂等功能,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。

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與長城旅游景區

提起長城,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八達嶺長城、居庸關長城、慕田峪長城等知名旅游景區,這些景區是長城的“門面擔當”, 作為“不到長城非好漢”的打卡之地,以自身發展推動著社會對長城的認知,但大多以觀光游覽為主,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長城的文化價值。長城分布廣泛,有許多位于戈壁荒漠或崇山峻嶺中,大部分以“野長城”的形式存在,所以,比起長城旅游景區,長城國家文化公園應更加注重其文化內涵的挖掘,注重長城在文化傳承中的作用,注重長城文物本體及風貌的保護。長城旅游景區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重要部分,長城國家文化公園的運營管理機制,也將有助于長城文物和文化資源的活化利用,助推長城旅游景區的提質升級。

 

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仍處于初步發展和探索階段,如何從時間、空間、文化、社會等維度統籌把握其發展都是沿線省市單位應該思考細化的問題。


亚洲午夜无码2019_97免费无码无码人妻视频_6080yy国产一级毛片_午夜女人免费人做人视频